視頻+電商究竟能走多遠?
視頻、電商兩個行業,一個收入不錯,一個流量豐富,二者走到一起會有怎樣的化學反應,又有哪些需要避免呢?最近,“視頻+電商”一詞的曝光率直線飆升,對很多用戶來說,網上購物和視頻觀看還存在于兩個象限,從未發生交集。其實,在平臺運作層面,二者之間的互動早已頻繁,尤其立足營銷角度,雙方都試圖借對方之力,挖掘自身潛力。這兩個行業,一個收入不錯,一個流量豐富,二者走到一起會有怎樣的化學反應呢?
在最初階段,視頻行業和電商行業均處于必要的基礎建設階段,如行業快速發展、資本市場的大規模輸血、以及行業的激烈競爭,所以兩個行業之間除了傳統的廣告合作之外,很少有更為深入的接觸。而隨著發展趨于成型,兩個行業的基礎布局已基本完成,資本市場大規模輸血趨緩,一個缺收入、一個缺流量,雙方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實現優勢互補,于是順理成章走到了一起。 不過一開始,很多媒體都說無論是阿里和優酷土豆的合作,還是京東和愛奇藝的合作,都還停留在導流的基礎上。確實,根本原因還在于電商網站需要視頻網站作為其流量補充源。尤其從雙十一這種電商大事件中,我們都不難看到電商平臺更多是在做流量之爭,各電商平臺正不同程度患上流量焦慮癥,需要更多可變現的流量渠道,在常規渠道方式已被阿里巴巴以及京東廣告聯盟占據的前提下,視頻網站作為重要流量源自然不可忽視。而視頻網站呢,一直努力做大做強內容,使用各種方法試圖“套牢”觀眾,最終目的也是直指流量變現,現在能通過與電商合作獲取廣告分成,自然不會拒絕。
相比傳統視頻廣告視頻電商有何優勢?視頻電商具有更好的選擇性,傳統視頻廣告是商品信息的直接輸出,用戶只能被迫接受廣告信息,在瀏覽商品信息時無法與之交互,不方便獲取更多商品信息。而視頻電商更像一個雙向過程,如在觀看影視劇時出現商品信息后,用戶可以通過鏈接進入詳細頁面,獲得更多的商品信息,權衡決定是否購買。
視頻電商是一種集娛樂、休閑、購物于一體的購物模式,甚至對商品產生“身臨其境”的購物體驗,比如電影中某角色的衣裝搭配,影視角色首先充當了消費者的模特,通過角色在電影中的一系列表演,對衣裝進行了全方位的效果展示。再者,影視角色穿著該衣服,并出現在不同的社交場合時,給消費者提供了不同場合下穿衣搭配的示范,起到一個強烈的明星引導作用,這是傳統視頻廣告及其他購物方式所無法實現的展示效果。
“視頻+電商”模式已經不是新概念,優勢互補就是最好的黏合劑。電商、視頻其實一直在不斷向對方靠近,有人預見“內容即廣告”將是未來視頻的主流。而且,不管屏幕、平臺怎么改變,人們消費視頻的習慣只會有增無減,這也是為什么電商巨頭早已紛紛卡位視頻業務: 2009年,淘寶與四大視頻網站合作啟動“視頻購物”;2012年2月,天貓發布視頻購物技術并作初步試水;2012年11月,京東商城與樂視網達成戰略合作協議,推出視頻購物專區;2013年11月,蘇寧入股PPTV開創互動視頻購物模式;2014年,阿里巴巴入股優酷土豆……視頻電商并非一個新概念,視頻向電商的導流轉化也還處于一個不斷嘗試、不斷試錯的階段,隨著新技術、新理念的出現,新的結合模式也正在層出不窮。
雖然視頻電商較傳統視頻廣告有眾多優勢,并得到了電商和視頻行業人士的看好,但對于視頻與電商的聯姻,也有人對此給出了悲觀的態度——擦槍走不了火。幾年下來,各種試水,但卻鮮有成熟模式落地結果,很大原因也是由于現實層面的重重障礙。未來,電商和視頻該如何共同發展我們拭目以待,深圳市火牛傳媒是一家集創意與拍攝于一體的傳媒公司,多次制作出優秀的電商視頻、企業宣傳片和TVC廣告,期待與您合作。